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杭州市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四化”管理显成效

发布日期: 2018- 11- 09 14: 0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分享:

  为不断强化公务用车管理,深入巩固公务用车改革成果,杭州市机关事务局根据浙江省公务用车管理的整体要求,以“平台管理制度化、车辆调度智能化、信息管理统一化、监督管理常态化”为目标,率先完成了市本级和13个区、县(市)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打造了全市公务用车信息管理“一张网”。全市共1521辆公务用车的信息录入系统,其中市本级243辆,区、县(市)1278辆,集公务用车车辆信息查询、运行轨迹跟踪、实时调度和监督管理于一体,实现了规范管理、高效运行,展现了公务用车文明出行新形象。截至目前,公务用车交通违章数量同比下降24.61%。2017年8月公务用车投诉纳入全省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以来,市本级未接收到一起投诉件。
  一、围绕规范管理,实现平台管理制度化
  一是搭建用车平台。为确保市本级车改留用车辆的规范管理和高效运作,杭州市机关事务局组建了市直属机关车队管理服务中心,根据用车服务类别搭建了市级重要应急公务用车平台、离退休干部用车服务平台、综合行政执法用车平台并投入运行,保障市领导重要公务和调研出行、行政执法等需求。
  二是完善制度规定。市直属机关车队管理服务中心建立了综合行政执法用车平台管理规定、驾驶员薪酬制度、驾驶员考勤制度、车辆检查制度、车辆检修制度、油料管理规定等,确保服务用车、驾驶员和车辆的规范管理。
  三是落实标识管理。平台内的公务用车(涉密、办案等除外)全部喷涂公务用车标识和12345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加载车辆北斗定位系统,对车辆运行状况和运行轨迹进行实时监控。各区、县(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也按要求完成了公务用车标识化管理和GPS定位系统加装,为实现全市公务用车信息管理“一张网”奠定了基础。
  二、围绕高效便捷,实现车辆调度智能化
  一是使用一个系统。杭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为实现本行政区域用车任务的调度管理,引进省车辆调度指挥管理系统,并全面运用到市本级和全市13个区、县(市)公务用车管理部门,为我市加强公务用车从严管理提供技术保障,也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有效地提升了我市公务用车管理智能化水平。
  二是信息互联互通。通过采用北斗“单、双模”通信、“云存储”、大数据处理技术,提供公务用车申请、调度、结算、监管等“一站式”服务,实现公务用车智能化调度,率先实现了省、市、县三级信息的互联互通,浙江省公务用车调度指挥系统在我市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围绕集约节约,实现信息管理统一化
  一是全市统一建设。2018年初,杭州市机关事务局会同市财政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走访全市13个区、县(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指导相关单位按照平台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标准。持续跟踪关注全市范围内公务用车平台信息化建设推进进度,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外,其他车辆全部纳入平台管理。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车辆信息化管理平台,基本实现车辆日常调度、单车核算和定点停放、车辆运行轨迹查询等使用管理功能。采用集中管理、统一调度的方式,实现了管用分离、资源共享,不仅有利于优化公车资源配置,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也提高了车辆使用效率。例如,市综合行政执法平台为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等11家单位配备了66辆车,实行统一的产权管理、统一的配置标准、统一的服务细则、统一的核算标准。用车时,均由执法人员自行驾驶,不再配备专职驾驶员,较好地保障了综合行政执法用车的高效、有序。
  四、围绕规范使用,实现监督管理常态化
  一是创新监管方式。利用公务用车管理系统,建立公务用车电子围栏和“一车一围栏”等车辆监管方式。通过车辆使用时间和停靠区域“双线索”查询,加强对特定时间内公务用车行驶和停放情况的监管。落实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自查自检制度和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督查制度。
  二是开展专项督查。杭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职能部门会同驻局纪检监察组等在春节、“五一”等节假日期间,通过实地检查和平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专项督查。1-10月份,共开展专项督查18次,涉及单位约60家,抽查公务车辆约285台次。通过自查与督查的有效结合,有力地推进了公务用车节假日期间定点停放等制度的进一步落实。此外,市机关事务局还结合全省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完善举报受理处置机制,自觉接受公众监督,让公务用车运行使用置于阳光之下。
  联系人:王欣;联系电话:8525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