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28/2018-00518 | 组配分类: | 事务动态 |
发布机构: |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 发文日期: | 2018-09-0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你知道这幢房子叫什么名字吗?”“秋楼!”“你知道它几岁了吗?”“比我太公年纪还大!”……今天是杭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开学的第一天,一场阵雨过后,曹老师带着大班的小朋友来到院子里写生,画一画幼儿园中春夏秋冬四幢别墅,虽然老房子看起来跟暑假前一个模样,可小朋友们不知道的是,90岁“高龄”的灯芯巷25号别墅群,经过一个多月的整修,“健健康康”地回来啦!
老房子“疗休养”回来了
淡黄色的墙壁、灰色的砖瓦、朱褐色的窗棂,雕花精美的楼梯……走进下城区天水街道灯芯巷25号,眼前一组漂亮的砖混结构的欧式别墅群由近至远依次排开,“别墅群建于20世纪30、40年代,当时是黄埔军校的筹建者之一,同时也是蒋介石的表弟王震南的私宅,”幼儿园园长冯伟群介绍道,四幢别墅的平面布局、外观造型、体量结构各不相同,主人别出心裁地以四季命名,其中秋楼面积最大,总建筑面积为371.8平方米,夏楼的面积最小,总面积为193.4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于1950年6月将花园洋房连同设施交给了杭州市机关幼儿园使用,“68年过去了,老房子还在,孩子换了一批又一批……”
“年头一久,老房子也‘生了不少毛病’”,出现了房屋渗水、木质檐沟破损、楼面白蚁、楼梯破损等问题,“2004年5月,灯芯巷别墅建筑被杭州市政府列入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不能随随便便修缮,木质的窗户变形不美观,老师们就暂时用花布将窗子包起来……”负责幼儿园基础建设的郑丽红老师说,“可这样总不是办法,毕竟小朋友生活在其中不安全,也担心老宅子吃不消……”2018年6月,幼儿园启动了历史建筑的日常养护工程,7月,修缮方案顺利通过审批并进场施工。“我们请来专门的文保施工单位,灭白蚁、修屋面……施工的时候,房顶的每一块瓦片都编了号码,尽可能地保护老宅原貌。”经过一个多月的“疗休养”,开学前,老宅子通过了市历保办验收,终于恢复健康,顺利“出院”了!
老房子有新故事
在杭州,民国时期修建的老宅子不少,历经沧桑,藏着不少过去的故事,但灯芯巷25号的花园洋房,不但“怀揣”历史秘辛,还见证了不少“成长”——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傅洁是幼儿园的副园长,1986年,住在仙林苑的她也在这儿上学,“那时还叫红心巷幼儿园,我们在小院子里唱歌、做游戏,留下了不少的回忆。”她说,如今,我的老师成了我的同事,“我们一起为新来的小朋友,讲讲老宅子的故事!”
“以前,月亮楼这里还是块小菜地,如今是6个大班孩子的教学点。”教龄30多年的杨老师说,幼儿园里后建的教学用房,名字都是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取的,“小朋友们说,有了春夏秋冬,也应该有月亮和彩虹”,现在,“我们与孩子们一同创造历史,月亮楼和彩虹楼,也有了自己的故事!”冯园长指着阁楼中一个个大箱子说,这是老师们和毕业小朋友的“藏宝箱”,他们约定,若干年后,再回到老房子里,打开岁月的“宝藏”……
在这里上幼儿园的孩子一直“生活在博物馆里”,“历史文化建筑是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冯园长说,通过开展“探索房子”的幼教课程,带领小朋友们发现生活、亲身感受历史的文化厚重,“以后都将成为他们难得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