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市区动态
索引号: 002489428/2020-00054 组配分类: 事务动态
发布机构: 市机关事务局 发文日期: 2020-02-2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隔离不隔心 抗疫有温情——记余杭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保障医学观察点后勤工作

发布日期: 2020- 02- 24 16: 1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机关事务局
分享:

疫情突发,为加强防疫和管控工作,防止疫情扩散,余杭区第一时间设立集中医学观察点。余杭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主动承担起医学观察点的后勤保障工作,中层干部齐齐入驻,24小时值班、细心服务,隔绝疫情不隔断真情,为留观人员送上寒冷冬日里的暖流。

走进这个防疫期间特殊的小“家”,走近在这工作的每一个人,他们有的是党员、有的是退役军人、有的家中有刚出生的孩子、有的家人远道而来,却也无法团聚……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又在这里谱写了温暖的抗“疫”战事。

临时党支部,用责任筑起防疫的钢铁长城

区级医学观察点内入驻了医疗、公安、后勤等相关工作人员,他们中有许多都是党员,所以特殊的“临时党支部”就这样成立了,大家面对着党旗庄重宣誓,决心用责任筑牢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中心综合科副科长陈世平作为党员,也是临时党支部的成员之一,他带领着房产基建科的小伙子林捷,作为后勤保障24小时坚守在医学观察点。拖地、干家务、为大家煮粥等等,他们在这里扮演着大管家的角色,他说:“我们党员接的是地气,特殊时期在特殊的岗位上,除了做好日常的后勤保障外,保持沟通,保障个性化的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在临时党支部和陈科长的带领、影响下,林捷虽然还是入党积极分子,却备受熏陶,写下了入党决心书,一字一句都体现了真情实感。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誓言。

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实现军人的“坚毅”

中心后勤服务科副科长李永刚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家中妻子怀着孕,却自告奋勇24小时坚守在医学观察点,用心记下每一位观察人员的需求,和他们谈心,消除他们内心的不安。十几天没有回过家,每天只能透过手机屏幕问候家人,有一次李科长在闲聊家常时无意中说起,留观区送餐及垃圾清理工比较难找,老父亲一听便主动要求上岗,他说:“我是军人的家属,我身体还行,让我去!”虽然最后因为考虑到老父亲年事已高,另寻了工作人员,但在他身上,也让我们看到了党员义无反顾的大义和军人吃苦耐劳的坚毅精神。

      

(李永刚细心写下各人的需求

开元物业安全部经理庞海洋从正月初四一直日日夜夜坚守岗位,负责每日对医疗垃圾暂存间进行消毒、登记、交接及化粪池消毒药剂投放工作。他放弃了和远道而来的妻子、孩子团聚的机会,至今妻子与孩子仍滞留在滨江,家人一开始还表示不能理解,但他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抗疫工作如战场,我必须留在一线!”

     

(庞海洋在点位上检查消毒工作)

日夜坚守,过最特殊的生日 

世纪大厦项目经理厉炜从年初二开始一直守岗位,每日对观察区及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毒清洁及对隔离人员产生的垃圾(医疗垃圾)定时收集转运,为隔离人员送饭和生活所需物品等,亲力亲为。生日当天也没回家和亲人相聚,在医学观察点里度过了一个简单、却特殊有意义的生日。

         

   (简单而有意义的生日)

只要你需要,只要我们有

内勤人员小兰,是紧急招聘的留观区送餐及垃圾清理工,每天都要三次脱穿防护服工作。有一天因为午餐时间临时送来了几位留观人员,午餐数量不够,小兰想都没想直接将自己的那份送了过去。见到他时,他正坐在台阶上吃着饼干,边上放着一瓶矿泉水,却笑着问我们:“要吃饼干吗?”

还有一家四口全部被送进医学观察点的,妻子带着1岁的小宝、爸爸带着8岁的大宝。因为天冷,又不能开空调,小宝换尿不湿时很容易着凉,后勤保障组在收到需要电暖器的请求后,立刻派人去超市采购。由于大功率电器有安全隐患,只能选取低功率取暖器,跑了多个门店都说没货。正在发愁之际,一位后勤物业的工作人员主动将自己2岁孩子自用的取暖器拿到了观察点送给了这家人,及时解决了孩子的保暖问题。

防疫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前方需要医护人员冲锋陷阵,后方需要物资充足,分配合理,只有稳定的“大后方”,才能确保“前线”的战斗力。余杭后勤的每一个人在岗位上甘于寂寞、默默无闻、忠于职守,立志做好疫情防控后方的“螺丝钉”。隔离隔开的是病毒传播途径,却隔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有隔离人员开玩笑地问:“我们在这住14天,得交多少服务费?”隔离点的工作人员也笑着说:“您平平安安地回家,就是交了最昂贵的服务费。”